2011年4月20日,由中国会计报和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主办的“响亮•会计——会计准则趋同与会计人才培养”在人民大学举行。此次活动也是“响亮•会计”系列论坛的第七场活动。活动邀请到的分享嘉宾包括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副主任冯卫东,中国会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守华,财政部会计司准则二处副调研员陈瑜,ACCA资深会员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杨淑娟,ACCA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于翔天,北汽恒盛置业财务总监萧枭和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主任徐经长等政府、企业、事务所和学者代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世界正在聚焦“会计”。全球金融危机给世人留下一个共识: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有赖于公开透明的财务会计报告,而公开透明的财务会计报告依赖于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评估和修订会计标准,尽快制订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2008年二十国集团(G20)首脑会议共同作出的承诺。这标志着“会计”已由原来业内人士谈论的话题上升到国家政府间研究的议题。
对此,冯卫东副主任表示,“今天我们处在国际会计规则变革的历史机遇期,作为会计人,应有所作为。我们要从国际会计规则的“追随者”,转变到“参与者”,在国际趋同中互动,在互动中趋同。只有这样,在国际会计“游戏规则”顶层设计中才会出现中国元素和声音,以维护国家利益。而抓住这个战略“拐点”的最关键因素是人才,是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职业会计师。”
杨淑娟女士对冯副主任的观点表示赞同,同时她认为不断与国际趋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也在被国际市场逐步认可。她从事务所合伙人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从准则趋同的角度考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中国准则,已经将两者的差异尽可能减少、弱化了。从实务角度来讲,上市公司特别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按照新规定,可以用中国会计准则基础来编制财务报表,这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很大。从企业来说,时间、成本各个方面都可以节省,因为不需要再编制两套报表了。对事务所来说,时间成本也会减少很多。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国际市场的被认知度和影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了。”
嘉宾们一致认为,增强透明度,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打造全球统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将是历史的选择,尽管“统一”之路面临诸多挑战和 曲折,但会计人已经在行动。ACCA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于翔天表示,“中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方面取得的成果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值得注意的是:趋同不是等同,中国会计准则并不是完全照搬国际准则,而是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保持实质性趋同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走“持续趋同”的道路。”
在谈到会计人才培养的话题,所有的企业都意识到人才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而且是不断增值的资产。面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趋势,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于翔天先生表示,ACCA作为全球最具规模和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一直致力于国际标准与本地实情的和谐统一。ACCA考试大纲以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作为依据设计考试内容,并提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0多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与税务方面的试卷,这使得ACCA成为切合中国实际的国际性会计师资格。
“响亮•会计”是中国会计报和ACCA在全国高校巡回举办的一个系列论坛。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先后举办过七场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活动旨在通过政府官员、业界名人与年轻学子的对话,借助传媒的力量,在全社会彰显会计师的价值,提高全社会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度,提升整个会计行业的声誉与影响力。让会计人员能够成为企业资本运营和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行家里手,会计行业成为受人尊重、为人信赖、被人重视的行业之一,中国的会计行业在国际舞台更有创造力、更有影响力、更有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