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论坛,ACCA考友论坛-全球ACCA中文论坛|中国ACCA学习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ACCA捐助广州残疾者英语培训中心的倡议

2011-6-30 16:11| 发布者: nancy812| 查看: 1764| 评论: 0|来自: ACCA中文官网

摘要: 残疾,于我而言是一种前进的力量,而不是我前进的阻碍。 ---陈琳琅 我要做我自己。即使有缺陷,也要做我自己,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黄燕琼 有这样一群人,自卑绝望认为生命只有黑夜,觉得自己的存在根本就是多余 ...
残疾,于我而言是一种前进的力量,而不是我前进的阻碍。
---陈琳琅
 
我要做我自己。即使有缺陷,也要做我自己,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黄燕琼
 
有这样一群人,自卑绝望认为生命只有黑夜,觉得自己的存在根本就是多余的。我无数次反问自己:我能融入社会吗?我的生命有价值吗?我依靠什么生存?在残培看到那么多张发自内心微笑的脸庞,那么多自信乐观的人,身残志坚,发愤读书,努力学习本领报效祖国。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杨什福
 
青青石板路东拐西弯,静静的两三层的民居,在广州市海珠区旧城区的房屋掩映下,我凭着记忆摸索着来到广州残疾者英语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残培”)。两年多的时间,看上去学校还是没有什么变化,小小的空地是操场也是篮球场,五层高的房子,是教学楼也是宿舍楼。50多位同学在这里学习生活,每年20位身残志坚的同学从这里走上社会。
 
学子篇
 
现在正是快期末的时候,毕业班的同学大都已落实了工作,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同学还在上课。正是一堂大一英语的阅读课,同学们的眼睛里闪着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和讲台前的老师一起其乐融融的大对话。我突然想:多久没在大学校园里看到这样的场景?这种对老师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敬意?现在的大学生们,多半受父母家人呵护长大,到大学里,迟到、缺勤、上课睡觉才是生活常态。难怪不少老师愿意来残培上课,十多年风雨不改,因为这里的学生更懂得珍惜。
 
我遇到了Lily,她来自湛江。在我看来,她和大街上走着的女孩没什么两样,可被打上“残疾”的烙印,不太能被其他地方接受,是残培负责招生的梁老师在她高考后打电话给她,请她来参加残培的入学考试的。“我父母不同意我来的,因为他们认为大学的学费太贵,出不起。可是我不能依靠他们一辈子,不让我读书,我或许会恨他们一辈子,何况残培是免学费的。后来他们妥协了。以前我没出过远门,来这里读书,我是自己一个人搭车到广州的。”周围的同学告诉我Lily是这里有名的体育健将。“我觉得人生要做有意义的事情,不断提升自己。我现在的目标是先好好学习。”
 
Edward在残培读书的这大半年,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提升了很多。他来自潮汕地区,虽然他的腿脚不方便,但那里传统有不少的出口的手工纺织活,因此他也偶尔可获得工作的机会。虽然如此,但大部分时候还是被家人保护着,对社会了解不深。“我现在是学生会成员,这特别锻炼了我。在学校里,很多事情我们都要自己完成。我和同学一起策划学校的各种活动,为个人成长增加了很重要的色彩。”对于残培的同学,学习有压力、家庭有压力,同学们的家人都希望他们有更好的前途。对男同学就更加如此了。“我的未来要出去闯,即使有挫折也没关系,老在一个地方比较闭塞。”
 
说话细声细气的Irene的想法和经历是大部分残培的同学都曾经历的。“我以前不想出去工作,怕别人歧视我。看到陌生人也很害怕,是妈妈一直在鼓励我。鼓励我鼓起勇气出门。我本来不想到残培读书,因为觉得自己成绩不好。最后决定来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残培的课程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英文,二是电脑。毕业时拿的是电大的商务英语大专学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几乎所有同学在入学前都没有用过电脑。“现在我们都会用电脑处理各种文档,而且我还能教家人使用电脑,还学习其他语言。感觉特别好”。每一点的进步对残培的同学来说都能增强自信心。
 
我问同学们在残培读书的最大感受,同学们一致认为残培的老师上课幽默,学语言和电脑很有趣。课外活动也非常丰富。经常有外籍友人和他们一起组织活动,锻炼口语。
 
残培的同学都非常乐意敞开心扉交流。对我这样一个闯入校园的外来者笑脸相迎,提出帮助。得知我是ACCA来的,同学们眼里的光彩更盛,他们都知道ACCA的助学金计划,也对ACCA的会员学员们充满着感激。
 
ACCA从2009年启动残培的助学金计划至今,共收到会员学员捐助达27055.65元,受惠的同学达36人次。有的会员捐款不留名;有的会员,像伍凌云,从活动第一年起,连续三年主动在4-5月间直接捐款到残培的账户;有的会员每次都参与残培的现场交流活动,像郑巨澜、王睿等还全家出动;有的会员,如前任华南区专家指导小组主席张少云,除了大量捐赠物资外,每年还捐助2000元。会员和学员们简简单单的动作,都令我们感动。受助的同学每月拿到的钱不多,是不少人一双鞋、一件衣服、一餐饭的价格,但对残培的同学而言,则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残培一方面接受社会的捐助,另一方面,也尽其所能回馈社会。去年的暑假,8位同学去宜昌,帮留守儿童上英语课、搞课外活动。今年,她们积极和ACCA会员胡新宇联系,计划在暑假期间去甘肃支教。通过这样的活动,胡妙玲校长希望同学们学会感恩,“在别人帮助你的同时,也学会帮助其他人。”

教师篇

胡妙玲校长是残培每位同学的“妈妈”,她近20年的青春岁月都扑在了残培上。同学们见到她时嘻笑不断,我能感受到其中的敬爱与依恋之情。残培是1993年开始筹办,于1994年经原广州市教委批准成立的。起初筹办的时候有27位老师,后来很多老师或调动、或出国、或退休而离开了残培,只有胡妙玲校长18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在这里,而且会继续坚守下去。她的女儿从小就跟着她在残培长大,帮忙做义工,跟同学们一起玩,如今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回忆起当年筹办残培以及招生和安排同学就业的过程,胡校长感概万千。“刚开始,同学们都是租住附近的民居。1996年,广州市、区政府拨款110万,才有了这栋综合楼(课室、宿舍、办公室)”
 
近20年的残培办学过程中,胡校长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别人的不理解。特别是1997年第一届学生毕业,“我们和单位联系,很多单位说宁愿交钱也不要残疾的员工,他们怕影响公司的形象。这些话让人听了很受伤。所以我特别感谢文化假日酒店,他们聘用了我们第一届全部的毕业生,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这些年来,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事业看法变化很大。现在很多单位都来残培预定毕业生,“有些是之前拒绝过我们的单位”,胡校长很自豪,“这证明我们同学能做得好,毕业生质量不错”。残培的同学上课两年半,半年实习。英语口语是他们的强项,或许因为这样,外资企业更加愿意招聘残培的同学,像前几年的汇丰银行,这几年的电讯盈科,每年都招6-8位残培毕业生。
 
现在残培有10多位全职和兼职的工作人员和老师,队伍稳定。门卫、图书馆管理等工作都由同学们分担。而一些领事夫人们(像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每周都来学校和同学进行交流,操练口语。中山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的Allshare成员则每周五晚都来残培组织英语口语活动。
 
残培学校虽小,但为同学提供的机会平台却很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6%,去年广州亚残会,残培有4人是亚残的火炬手。残培每年都有学生交换项目,优秀的同学可到美国的大学学习半年至一年,此外还有为期六个星期的美国社区项目。负责教育和招生事务的梁清英老师大学一毕业就来到残培工作,至今也有5年了。大部分同学都是她打电话招聘进来的。她认为残培的同学都很善良质朴。能在残培读书学习是很幸运的,同学们都很懂得珍惜和把握。
 
小故事:校长的最受感动时刻
胡校长近20年的时间都扑在残培的发展上,一心关注残培同学的生活和学习,自己的家庭则由她先生负责照顾。20109月她先生病重住院,11月与世长辞。那段时间她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家庭。残培的同学们平时不说什么,但是看在眼里,在胡校长生日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说了一段话、录了一段像,制作成光碟,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校长。胡校长看了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对残培同学们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后
对我来说,每次见到残培的同学,最感动的是他们那积极向上的态度。那些微笑的脸庞,那些相互帮助的纯洁的同学情谊,从看多了面无表情的工作环境中转过来,会让人觉得舒服。对残培的老师们,我所有的都是敬意。为了一批又一批残培的同学们,她们坚守岗位,尽力为广大的残疾青年的求学深造、实现自身价值、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建平台。
 
每个人在接受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决不能因为家庭经济上的困难而停下了求学的步伐,否则将只会成为社会的悲剧。那么,每个人都应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对于得到帮助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次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如果你能够奉献一份爱心,那么以下的几项都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一、捐款:广州残疾者英语培训中心账户详细信息: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同福中支行
单位名称:广州残疾者英语培训中心
账   号:3602 0011 0900 4883 580
 
*请在汇款单上注明您的ACCA号码和姓名,并在汇完款后尽快将汇款单传真或发邮件至代表处,同时告知我们您的具体汇款金额,以便我们进行后续工作的跟进。
 
积少成多,您一双鞋、一件衣服、一餐饭的价格的捐助对残培同学却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助学金项目详情,请阅附件】
 
二、残培同学分享会:
你可以到校园里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职业经历,告诉他们财会工作是怎样的,税务工作是如何处理的,怎么做审计。任何你愿意分享的,残培的同学们都愿意聆听学习。
 
三、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若贵司有实习和就业机会,请提供给残培的同学,他们的英语和电脑是强项。
 
其他:
对残培而言,目前最头疼的问题是电梯,毕竟很多同学腿脚不方便,但是宿舍和教室又不能都在一楼,所以为了方便同学,需要在5层的教学兼宿舍楼上安电梯。
 

若您所在的机构或您所认识的企业机构能为残培尽些力量,请和梁清英老师联系,电话:34377163-14,159 0205 7039,邮箱:getch1994@gmail.com

附件:
ACCA广州代表处与广州残疾者英语培训中心(简称“残培”)合作创立了ACCA助学金项目,为残培已经在实施的助学金计划提供资金。资金通过每年在ACCA会员/学员/认可雇主员工中筹集,意旨在提供一个让ACCA会员/学员资助残疾青年、关注弱势群体的平台。我们有详细安排的流程、完整的措施和强有力的队伍保证您的爱心不被浪费。
 
助学金发放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的残培在校生
备注:助学金分为三等,按学生家庭困难程度给予学生不同等级的资助,用于帮助学生交纳当年生活费。其中,一等助学金为250元/人/月,二等助学金200元/人/月,三等助学金150元/人/月。每个学期的长度为5个月。其中每学期一、二、三等助学金各资助两名同学
所需金额:每学期人民币6,000元,每年共需12,000元。
 
助学金申请程序:
1、由有需要的残培学生准备申请报告,写明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并请当地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如:乡镇或社区居委会)
2、班主任在班上对提出申请者的经济情况进行了解,并电联申请学生家里或当地部门核实情况。
3、班主任审批后提出建议连同学生当地证明一并提交给学校最后审批。
 
助学金受惠期限:一学期
注:助学金总额6000元,如有超出所需金额的剩余余额由残培进行保管同时指定使用。
监管方式:
A.      受捐助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将不定期向宿舍同学了解受惠者对助学金的使用情况
B.      期中、期末考试累计2科经补考仍不及格的受惠者将停止发放助学金
 
基金运作报告及受惠个案真实记录:
每学期末残培将提供ACCA助学金运作报告和受惠个案真实记录给ACCA广州代表处以便代表处对外公开发布其相关情况

最新评论

小黑屋|ACCA论坛,ACCA考友论坛-全球ACCA中文论坛|中国ACCA学习网

GMT+8, 2025-8-31 00:46 , Processed in 0.0452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